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打開家(4)—福音的行動


家打開系列福音的行動
打開家不是光聚會,乃是為著福音。前幾次我們講的都是福音的預備,要有福音的禱告、配搭、接觸名單,目的就是為著帶進福音的行動。如果我們一個家打開小排,或是有家聚會,沒有福音的行動,這個小排,這個家聚會,就會變成對內的,就不會有活力。一個小排,要有福音,才會有活力。並且我們需要經常有福音的行動,包括經常性的接觸、接待新人,去到新人那裡,到鄰居訪問,出去市場、校園接觸人,這是一直需要的。不能因著有一、兩個新人就停止,正如一個農夫,他既是農夫就需要天天下田耕種,不能打個幾天就退休。福音行動需要繼續。
在召會生活中,需要有一個特質,就是愛生人(或陌生人)。羅馬書十二章十三節,待客要追尋機會,待客這個字在原文,就是愛、就是生人(或陌生人)兩個字的結合。待客不光是愛人,更是愛生人(或陌生人)。在召會生活,不該仇外,應該愛外人,愛生人(或陌生人)的特質。羅馬書說到待客要追尋機會,就是你要追求愛生人(或陌生人)。有的譯本甚至翻作好客。十二章十一節說到,殷勤不可懶惰,要靈裡火熱,常常服事主。後面就說到待客,因此我們殷勤是為著待客,靈裡火熱服事主,也是為著待客,就是接待生人(或陌生人)的事上。希伯來十三章也是講到召會生活。第一件事說到弟兄相愛,第二件事說到不要忘記要接待客旅,這個字跟羅馬書十二章十三節的待客是同一個字,你就不知不覺地款待了天使,召會生活就是需要一直去愛生人(或陌生人)。無論我們是否為負責弟兄,我們都該愛生人(或陌生人)。在提前三章二節說到,作監督的必須樂意待客,這也是和上面的經節同字,也是要愛生人(或陌生人),愛外人,愛客人。
我們現在在各家開區,不是在召會生活要待十年,要很會申言等等,你若光有這些,卻不樂意待客,就不夠資格開家開區,甚至,你只要樂意接待客人,就可以開家開區。提多書一章八節同樣提到,要樂意待客,喜愛良善。不光是作監督的需要愛生人(或陌生人),甚至在提前五章,說到一個寡婦要有行善的見證,之後就說到接待外人,接待這字就是把人接待家裡,寡婦要有這樣的條件,才能夠接受供給。所以初期的召會生活一直向著外人敞開,對著外人有一個門。今天我們漸漸把這東西丟了,有時我們接待,只是接待遠地來的聖徒,或是聖徒之間彼此接待,這個就叫做接待了。但我們看聖經,初期的召會生活接待的門是向著外人的,是對外打開的。如同新耶路撒冷十二個門都是向著城外打開的,神是可進入的。若召會生活門戶森嚴,那這樣的召會生活就不是新耶路撒冷的小影了,反而像是被城牆包圍的耶利哥。這是召會生活中最基本的特質,就是要愛生人(或陌生人),這與排外的心態相反。
我們需要有經常接觸新人的習慣,我們打開家請弟兄姊妹來,已經前進一步,你若要把家打開,你就要接受一切的人。有個弟兄信了主,就去照顧那些窮人,她給了他們,結果那些人拿了錢去做壞事,他又來要,弟兄還是給,但至終那個窮人得救了。我們不能關起門來說,我們愛世人,神愛世人,我們不光是愛得救的人,乃是愛世人。我們今天走新路,打開家,最重要的就是家要為著外人,甚至為著生人(或陌生人)。你沒有這個條件,作寡婦的沒有資格得著供給,作弟兄的沒有資格作長老。主耶穌在路加福音說到,有人擺了一個大筵席,請了許多人來參加,這筵席的重點不是吃什麼菜,而是出去請人。第一批請了猶太人,他們個個有藉口,外邦人也不肯來。至終到外面勉強人來,傳勉強人的福音。我們今天需要養成傳福音的習慣,很多服事需要有恩賜,但傳福音是操練出來的,你操練了就會傳福音。在香港有個弟兄,他很會傳福音,他的秘訣就是經常傳福音,他坐在自己的房門口,人過來就傳福音給他,傳福音成了他的組成,他到見主那天還是在傳福音,他有沒有恩賜,就是經常性的傳,養成一個傳福音的習慣。福音的負擔和習慣是養成的,就如同運動的習慣是養成的。打開家就需要我們這些打開家的人,進到福音的行動中。
有些人說傳福音勉強不來,有些召會會安排福音行動,有人就會覺得頭痛。其實福音只要有人推動,就會有人去跟隨。你若作業務,第一天恐懼感是很大的,第二天、第三天之後壓力就消了,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傳福音的生活是操練出來的,絕對不是天生的,今天我們雖然不可能人人如此,但我們在座的應該都可以愛生人(或陌生人),福音就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就是李弟兄新路的精神,把真理作到聖徒裡,把召會作到家裡,把福音作到我們的生活裡。林前九章十六節說到,『我若傳福音,於我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下文就說到『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應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這就是指上面的傳福音。福音藉著操練,福音的「肌肉」就強健,你不操練,肌肉就萎縮。所以你必須對生人(或陌生人)有興趣,無論是各環都是如此,我們第一需要先請吃飯,這是最基本的,你連飯都不肯請,你根本不可能接觸到他。當你同朋友吃個兩、三次,他就被鉤住了。我們這樣似乎無目的,但其實有目的的請客,就使他們能夠作朋友,之後才有機會作弟兄,弟兄乃是從朋友出來的。
因此我們必須經常有福音的活動,這些活動越多越好,每週打開家請吃飯,每月都有一些機會接待客人,這種生活滿有來和去,不僅請人來,也要去看望,接觸一下朋友。藉此週而復始的出去,和邀約,就肯定能夠有果子。你說沒有新人,這真是說不過去,我們一出家門到處就是新人,請人吃飯是最簡單的,但是因為我們沒有這樣操練,所以覺得這很困難。今天我們要打開家,要當作賽跑的操練,所以聖經說到傳福音,乃是得時不得時,都要傳福音,如此必成為得人之家。
最後,我們的生活需要一直有來的福音生活,也需要有去的福音生活,需要週週打開家接待新人,也需要出去看望、接觸新人,這樣就能夠走出新路來。
基督是我們的生命;其次,真理是我們的自由;再者,活神的召會是我們的家;第四件事:福音是我們的生活。因為我們一信了主,裏面就有一個傳福音的生命,並且這個生命是不能熄滅,也是不能除去的。因此,我們越傳這福音,裏面就越剛強;越傳這福音,總是越有感覺。傳福音的確有這個效力,能保守每一個人活在正常的屬靈光景裏,而滿有生命的動力。福音和生命、真理、召會是同樣重要的。
其次,我們幫助聖徒用許多方法傳福音;學習如何禱告,如何傳福音,並如何預備福音單張及合用的小冊子。然後,弟兄們必須養成習慣去分送小冊子、郵寄單張等等。向人傳福音的方法有許多,其中最高明的方法之一,就是唱詩歌給人聽;這樣的唱詩不拘形式;你一唱詩,那份喜樂會感動他們。以前在香港,一個老姊妹總是把詩歌送給人。我們有這四種福音的工具福音經節、福音詩歌、得救的證實的詩歌及撒福音單張。當我們去撒福音單張,這也能幫助我們維持福音空氣,並且能打破我們害羞的習性。美國大佈道家慕迪,曾經定規自己每天至少向一個人傳講耶穌,最少講一句話,我們都應該有這種精神,有這樣迫切的靈。
再來,我還是要提醒,傳福音最有效的路就是家家傳福音。這樣傳福音的地點是家;若是眾人都這樣傳,就會看見我們都可以傳福音,也都應該傳福音;事實上;我們傳福音是時時的,是隨時都該也都可以傳福音。因此,長老、負責弟兄們應鼓勵每個弟兄姊妹打開家傳福音;家打開傳福音與會所的傳福音不同,因為沒有一個場面,沒有一個架子,卻需要我們個個運用靈;這樣傳更容易叫人受吸引,更令人感覺親切。並且也需要帶領區裡、排裡的聖徒在自己家裏自己傳講福音。雖然在自己家裏自己作,可能不會作得那麼標準,但味道卻是更好的。在自由的空氣裏傳揚;我們要看見最好的路,乃是在平常的生活裏,先和他們作朋友;我們需要常常和人有接觸,邀請他們自由地來聽我們傳福音。在家裏傳福音,最好是先作個人得救的見證,接著再傳講一些福音。與鄰近的弟兄姊妹配搭傳福音;這樣,一面不失去家庭福音的自由性;另一面也可以發揮一定人數的力量。西門的家和馬大、馬利亞、拉撒路的家,兩個家配搭,就有力量。而打開家傳福音的關鍵是在於姊妹們;若今天要推動家打開傳福音,需要與姊妹們交通。
我們要趁機會向周圍的人傳揚福音,學生們可以抓住機會,向同班同學傳揚福音;這樣的傳揚好像撒種一樣,一次、兩次、三次、四次總會有效。我在大學時,天天講天天講,有一天就會有效用。目前你可能覺得沒有效用,也許過了二十年以後,聽見你話的同學、朋友在某個場合裏,想起你對他所說的話,那就是他得救的時候了。你們總要撒種;保羅說,『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都要預備好,用全般的恆忍和教訓,叫人知罪自責,譴責人,勸勉人』。 在經歷福音是我們的生活這件事上,作事一定要按部就班。第一,要有福音的負擔;第二,要藉著禱告有福音的靈,列出具體名單,為人一一迫切代禱;第三,要操練臉皮厚,靈裏顛狂;第四,認識傳福音乃是結果子,維持我們留在享受主豐富的地位上的路。
(未經講者修改,出自學者福音網http://www.msw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