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關於得著少年人的交通

不需要太多的教導,乃要幫助兒童在人性中成長
我們不需要太多神學的教導。我們需要告訴兒童有神,並且神是創造者。我們也需要告訴他們,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成為肉體來作人,這人就是我們的救主,我們需要告訴他們主耶穌藉著十字架所成功的救恩。我們需要告訴他們這些事,但不要太多,因為他們尚未成熟。因為過早的教育往往對兒童造成損傷,所以我們不該給他們太多過早的教育。最好是幫助兒童在人性中成長,幫助他們認識甚麼是正常的人、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作一個好孩童。(他們的父母會非常珍惜這點,至終就會很感激兒童工作。) 建立正確的人性乃是豫備他們成為最好的材料,來接受神的恩典。神的恩典就像一種顏料。顏料染在某種織物上,其效果總是在於織物的質地如何。如果織物的質地好,染出來的顏色就會亮麗。但若織物不好,色澤總是暗淡沒有光彩。像保羅這樣受過教育,受過高品人性培育的人,當他被神的救恩漂染時,他是亮麗的。但有些粗劣的人,從未受過訓誨或教育,當他們相信了主,他們也得著神救恩的漂染,但效果卻是晦暗不明的。我們必須幫助我們的小孩,在好的環境,在人性教育中成長。這是我們必須作的。(摘自李常受弟兄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於美國德州歐文的交通。)
我們必須看見年輕人的寶貴,並他們在主手中的重要性
一個人無論作甚麼事,首要的是要有心情。如果沒有心情,人就不願意作事,就是作也不起勁。對於少年工作,自然也是如此,你要作這分工作,必須喜歡少年人,關心少年人,願意過問他們的事。這可以說是作少年人工作最起碼的資本。若是你對少年人不感覺興趣,沒有這個心情,只勉強著來作,是沒有甚麼用的。…要真作少年工作,要把少年工作作得重,我們必須讓神開啟我們的眼精,看見少年人的寶貴,和他們在神手裡的重要。我們若看見了這個,裡頭自然就有了一個心情,看重這一分的工作。(如何帶領少年人,一至二頁。)
生命教育本身的目標就是要幫助少年人成為正確的人
八十六年前後,校園一再發生暴力與自戕案件,媒體也頻頻加以大幅報導。有鑑於此,前省教育廳陳英豪廳長認為有必要在校園施行生命教育。同年年底,前省教育廳便開始在全省各地推動中等學校的生命教育。對於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的原因,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提出三項理由:
第一是過去教育內容在計畫上,缺乏整體的規劃,社會常常批評教育是「各彈各的調、各走各的路」,因為缺乏整合觀念,使得教育的重點變成教孩子成「材」,而不是教孩子成「人」,在發展上已有偏差,因此,生命教育推展的第一個目的就是要培養出一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教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第二個原因是希望強調「生命的價值」。曾志朗表示,過去學校的教育透過生活教育、兩性教育及公民教育,啟發學生珍惜生命,然而,生命教育除了這些內涵外,另外一個相當重要目標,就是讓學生瞭解生命的價值,希望透過整體生命教育課程的規劃,使學生知道生命的意義為何?生命的價值又是什麼?讓學生從根源上瞭解生命的價值,建立對生命的真正認識。
第三個理由則是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把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一分為二,並認為科學是進步的,人文是保守的,缺乏對人的整體瞭解。因此,生命教育的推展,就是基於對一個人的整體性、完整性及合一性的瞭解,讓人不再一分為二,而是希望教育過程中,讓學生通盤瞭解人文與科學間密不可分的關係。(資料來源: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 http://life.ascc.net)
與主在環境中主宰的預備配合,使用生命教育為憑藉來得著少年人及其家長
一、生命教育本身是為培養少年人為正確的器皿,為上好的織物,好在日後為神的救恩漂染時,能有亮麗的色彩。當我們認真的備課及授課時,我們就是在作那人撒種。
二、生命教育是主在祂主宰中在環境裡的供備,叫我們能很正式的也很受歡迎的進入校園接觸人,在這滿了不法詭詐的社會中,人與人間的防衛心使得福音的開展較難直接由接觸生門而得人,生命教育開了一個門叫我們能持續的認識新的朋友,產生日後福音接觸的熟門。
三、藉著教授生命教育,我們能很自然的接觸到許多的少年人及其家長甚至是學校的老師,雖然不是直接在課堂上用口傳揚福音,卻能藉活出神人的生活來分賜生命,叫人摸著神聖的屬性在人性裡芬芳的美德。我們能去上課已是一個見証,因此我們事實上是在傳福音,只是有機會時才用口述說。
四、生命教育是一接觸人的憑藉,並且是可以藉此與人建立長久且實的關係,並且因實行生命教育而認識的朋友,如學校老師或家長,是可以非常容易以任何一個生命教育上課的主題來談到福音,甚至在課堂上若是有機會能作見証也是一種福音的傳揚,我們或許無法直接呼召人來信主,但我們大可以擺出我們的見証。沒有人能否認我們所經過的人生過程。
五、人要能被主得著,被帶進召會生活,成為基督身體上活而盡功用的肢體,惟一的路乃是在活力排的配搭裡,藉著禱告、那靈、與話,帶下主的行動。
得著傳福音的對象
我們需要開始為得著傳福音的對象禱告。我們要把親戚和熟識的人列一名單,然我我們要禱告說,「主,在這些人中,我該先選誰作我福音的對象?」主會引導我們。我們的名單上不該多過五人,作為我們要為主得著的初步的對象。可能這五個人當中,有三個是沒有果效的,無論如何,我們必須學習如何豫備自己,並如何豫備我們的對象,就是我們工作的目標。我們需要為他們禱告兩個月之久,然後我們就可以去接觸他們了。
這樣選擇對象,以及為我們選定的人禱告,會使我們在他們身上有衝擊力。叩「生」門,就是找我們不認識的人,不是最好的路。我們必須找出一條路來得著「熟門」,就是我們認識或別人介紹給我們的人。我們要需要領悟,我們勞苦的果效,只有在將來才能正確的計算。目前,我們所選出這五個作我們對象的人,我們可能都得不著。但是過了三年,他們都會因著我們的禱告而被得著。我們不知道主何時會成就我們的禱告。我們只該勞苦。使徒保羅應許我們,我們在基督裡的勞苦不是徒然的。我信我們為著事奉主而勞苦,所花費的每一分鐘是被主記下的。

按照新約的原則,沒有一個人是直接得救的,人都是經由某一個人或藉著某人為他禱告而得救的。神可能已經揀選了你的表兄弟,並決定要救他,但是你若不為他禱告,就沒有人會為他禱告。因此,除非你禱告,否則神就沒有路。你的禱告會鋪路並裝設軌道,好使神的「火車」能夠行動。禱告的意義十分重大,所以,我們要禱告約兩個月。然後我們可以出去。每天我們都必須花些時間裝備自己,使自已夠資格,並豫備好自已,為著召的擴增盡我們得著罪人的責任。(關於活力排之急切需要的交通第十五篇)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胸懷大志,天程旅客;多采多姿,可泣可歌

董牧群弟兄夫婦印度開展見證

    我們在印度的開展始於二○○六年,直到二一二年為止,一共六年的時間。我海外開展之心志萌發於就讀大學時。彼時常有從俄國開展回來的學長姊分享海外開展的經歷,我也常看『敞開的窗戶』系列的海外開展錄影帶;這些見證每每使我感動流淚,心想若能有分於海外開展,那真是太榮耀了。雖然海外生活環境滿了艱困和挑戰,但我裏面有一種羨慕,巴望自己也能投身其中;所以我奉獻自己,將來要加入海外開展的行列。 
     當我看見大部分的學長姊畢業,皆前往俄國開展後,我的負擔也是去俄國開展。那時在學生中心裏,滿了修習俄文或是西班牙文的風氣,我甚至修習有關俄國文化的課程,全是為了豫備自己,成為主手中合用的器皿。結訓後,我得知開展地點為中亞和印度,便想去中亞開展。當報名的弟兄姊妹問我對哪裏有心願時,我的回答是去中亞。然而,因着想和姊妹再確認而錯過了報名時間,最後就被安排去印度。回想起來,這其中真是有主的美意。

同主行動,勇往直前

     主在印度的工作於二○○九年前,重點乃在於真理推廣、屬靈書報發送、晨興聖言、雷瑪書籍或卡片發送等等,對象着重於當地的基督徒身上。我剛到印度時,住在古爾岡(Gurgaon),是新德里附近的一個城市,這一住就是五年多。那時還沒有開始大專的行動,所以我在各地配搭開展召會。前半年我跑了許多的城市,都是訪問各處召會。通常每一次訪問中,從出發到返家期間都相距一至兩週。
     印象最深的是二○○七年的訪問,我離家後兩個半月都沒有回家,因為當年剛好是『Gospel Move in India』,這個行動共有三個梯次,目的是要在沒有召會之地建立金燈臺。當時弟兄姊妹編組成軍,每個梯次都分成五個開展隊,到五個不同的城市停留三週;一年下來可以開展十五個城市,許多地方都是從無到有,建立起召會。開展隊的組員來自印度各地,都是有心願配搭的聖徒;有些是全時間服事者,有些是在職,因此我在與聖徒的配搭上有許多的學習。
     一次開展中,我和一位弟兄去了斯里蘭卡,但他停留一週後就回印度,我則繼續在那裏停留三週。在這期間,偶爾會有聖徒前來看望與配搭,其餘時間只有我一個人在街上開展。有位姊妹提供一間商業大樓的辦公室給我使用,我就把許多免費的二手書搬去那裏,然後畫張海報貼在一張小桌子上,寫着:『倪柝聲、李常受弟兄着作』。當有興趣的人前來詢問時,我就請他留下資料,再將這些名單交給當地聖徒繼續回訪。
     倪柝聲弟兄在海外非常有名,只要是有心尋求的基督徒一定認識他,因此大部分來詢問的人都是基督徒。然而,他們只是片面地認識倪柝聲,認識他所說生命的經歷;當我們提到『喫喝享受主』或『享受基督』,他們或許還能接受。若提到聖經中沒有所謂的『天堂』,有些人就開始為難;要是再提到『召會』或『神成為人,為要使人成為神』,他們就完全無法接受。通常我們的傳講過程會視狀況而定,因有些基督徒對真理反應很好,卻不容易全盤接受。
     雖然並非每地都順利設立召會,但對我是相當好的操練。三月中我在斯里蘭卡停留一個月;印度及斯里蘭卡的風俗和生活習慣很特別,有些人對宗教較敏感,因此當地聖徒開展上常被侷限在基督徒的社區裏。他們希望其他團體的聖徒能彀到我們中間來聚會,所以傳講上較着重真理的分享。那裏每個宗教團體的生活方式不同,基督徒、印度教徒和回教徒等個別居住在自己的社區;因此傳福音的過程不太順利,常遇到難處。
     首先,幾個較保守的州特別立法,不能強迫他人改變信仰。但是『強迫』這詞的定義是很模糊的;若人願意相信,家人卻反對的話,他們往往會硬說成『被你強迫而信的』,這對福音的傳揚是一個很大的攔阻。再者,有些聖徒會害怕向回教徒、印度教徒傳福音,所以我們需要就着聖徒的情形來作合適的配搭。
     之後我又到別州去開展另一個城市。當我回到家時,姊妹已經回臺灣生孩子了。我纔發現這一年真是跑了許多地方,去過密拉特(Meerut)後已經是二○○八年一月了。另外我也察覺到,印度全國通行的語言過多,在不同的州可能就有不同的語言,因此有翻譯服事的需要。

投身水流,跟隨帶領

     二○○九年開始,印度的福音工作有一個大的轉捩點。根據使徒行傳的記載,保羅和巴拿巴曾說:『看哪,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當時,使徒們被猶太會堂裏的人棄絕,他們的工作便開始轉向。如今,弟兄們開始吹號:要去得着外邦人。因為印度的基督徒人口二千多萬人,僅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二至三;反觀印度教徒動輒十億人,回教徒也有一億人,弟兄們認為應該要去傳福音給這些人。因此我們的行動隨轉彎,並開辦成全訓練。這訓練不僅要成全人去接觸基督徒,更要成全人去傳福音給外邦人。印度雖然幅員廣闊,工人卻少,無法應付其廣大的需要。而我們作工的方式是藉着聖徒們的推廣,使周邊召會的聖徒產生渴慕,並以一地為據點來實施訓練。感謝主,聖徒參訓的人數越發增多。
     從這一年起,主在印度的行動主要分為南北兩個區域。由於南方的基督徒人數多,接觸的對象大多是基督徒;而北方的基督徒人數少,大部分接觸的對象是印度教徒,可見北方是一個廣大的禾場。弟兄們便盼望將南北兩地的人口特點作出一個模型,以成全人來傳福音的。因為照聖經來看,召會的興起是藉着傳福音而產生出來。於是這一年我們開始加強福音的傳揚,目的就是帶更多外邦人得救而產生召會。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在南方舉辦的一週成全訓練。這次訓練吸引了許多聖徒參加,其中多數要來一趟並不容易,他們須花長時間搭火車纔能彀抵達會場。因着對福音有負擔,每位都願意付上代價前來參加訓練,聖靈也藉此機會成全他們。順帶一提,在每場特會或訓練中,弟兄們不會事先告訴你等下要釋放甚麼信息,就連內容也都是當場纔決定的。所以聚會一開始,弟兄們會突然說:『某某弟兄,請你來講這個。』這時候被點到的弟兄就要站起來釋放信息,這樣的情形使得配搭不久的年輕同工很緊張;因為不知何時會被指名,也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甚麼題目請他講。在生活方面,這個訓練不僅把不同背景的人調在一起過生活,有些人更是來到訓練中纔受浸的。大部分學員都來自印度南部的鄰近召會,所以他們在文化、語言等差異不算太大;來了幾次就可以進入狀況,並豫備好與其他弟兄姊妹相調在一起。
     此次訓練重點不在於傳福音的技巧,我們沒有教導他們傳講人生的奧祕,而是訓練他們過一個享受主的生活。一週下來,他們被聖靈充滿且充溢,自然而然就對眼前的開展地滿了負擔,幾乎全部的人都把回程的車票給退了,決定在訓練結束後繼續開展三週。三週中,他們把訓練裏享受主的生活在當地完整的複製出來。有兩位姊妹在街上傳福音時,一位路人問她們說:『你們看起來很喜樂,可以告訴我是甚麼原因麼?』她們就和他分享,並傳耶穌基督為主。可見福音對於她們就是生活,她們的生活就是福音。
     此外,印度是個富有人情味的地方。特別是南部,當人看見你很喜樂,就會邀請你進家裏,他們的門通常都是開着的,有的家甚至連扇門都沒有,隨時都可以進去,連叩門的功夫都省去了;主人會請你先坐下,並泡茶給你喝。當地印度教的信仰強調客人是神,我們要辨別他們究竟是好客還是敞開,還是要多接觸後纔會知道。雖是如此,這樣的開展生活真是太喜樂了,我們也藉此在當地得着許多人,並建立了召會。

棄絕飲食差異,活在新人實際

     在北方開展的弟兄姊妹大多都是海外來的同工,僅有少部分的同工是來自於南印度,所以若是特會或是訓練辦在北方時,就會產生文化、飲食上的衝突。文化方面的原因是:來自南印度的軍隊曾對東北居民相當惡劣,令他們留下不好印象,所以東北的印度人不喜歡南印度人。在飲食習慣方面,東北的食物比較接近越南菜,諸如水煮青菜、炒豬肉等,也與臺灣菜的味道相近;但卻與南印度菜的口味差異甚大。當東北人與南方人在一起時,飲食的問題就產生了──他們無法適應彼此的食物。當南印度聖徒煮南印度菜時,東北的聖徒就喫不下去,反之亦然。日子久了,衝突也與日俱增。漸漸地,東北的弟兄們開始抗議,拒喫南印度菜;整個情勢變得非常緊張。
     一天晚間我們招聚他們,與他們交通並給予開:食物差異已成為他們之間極大的難處,若要成為一個新人,這件事就不該成為他們中間的難處。藉着交通,他們得以更新異象,開始操練接納彼此的食物。另一面,為了提供大家都能接受的食物,就改作不辣、不油、醬料也少的菜色──其實不再是傳統的印度菜了。如果有人覺得不辣,必須自己加辣椒;覺得不鹹,也須自己拿鹽來灑。作飯的過程都是大家一起配搭,有些大廚甚至可以一次作八、九十人分。因着要一起作飯,就需要有身體的眼光,需要顧到彼此,不能完全符合自己的口味。因為自己覺得美味的時候,另一班人便會無法接受。此外,訓練中心也會給他們菜單,提供一些較健康的菜色。
     然而,要適應不同的食物並不容易,雖然我們去了六年,飲食習慣也無法完全適應。甚至,有些弟兄為要適應當地食物,付上相當大的代價。一位五十多歲的弟兄,他只要一喫某種食物就會過敏,一過敏就必須休息;然而,待他康復之後,又馬上繼續訓練。
     再者,當地氣候差異大,並且炎熱。南印度夏天非常熱,東北部雖好一點,仍比臺灣熱得多;訓練中心位於印度北部,白天也高達四十多度,晚上則降到三十多度。我實在佩服那些年長的弟兄姊妹,他們真是出了代價而來:便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他們的身體都處在為難之中,但他們還是參加完了整個訓練。

轉向基督,凡事得益

     因着當地物資缺乏的緣故,很多事情需要自己想辦法解決。我每次都怕接到電話,因為一有電話,表示訓練中心沒水了,要派人叫一輛大卡車去載水,再將之注入大水槽。當地一天只供一次水,一次供水就要花上半個小時。早上開始供水時,先需把水槽打滿,再注水到屋頂上的水塔;然而,因着抓不準水槽的容量,時有注水不足的現象。那時訓練的人多,常常一有人洗澡,水就馬上用完了。若要叫水,就需要等好幾個小時;甚至必須等到隔天,水纔會來。碰到這種情形,我們都只能憑着禱告仰望主,並在其中學習適應和等候。
     有一次訓練中心停電,學員晚上下了課,幾乎整個晚上都沒有電,這種情形屢見不鮮。訓練中心的蓄電池是有電蓄電、沒電放電,電力大概能維持兩個鐘頭,但當地停電卻往往超過五、六個鐘頭之久。許多時候,訓練裏的弟兄姊妹都是在黑暗中作息;然而他們卻能在艱難的環境下,不住的呼求主名。也許彼此之間會討論停電的事,但都不太抱怨,也不主動反應。對他們而言,環境的限制反而是一種益處。雖在肉身上受苦,卻幫助他們妥善運用時間。並且過程中,我們經歷到藉着禱告,主就能為我們開路。在一次為期兩週的訓練裏,我們第一週就遇上沒水沒電的狀況,再加上食物豫備不足,飲食不習慣的情形也逐漸產生。到了第二週,在擺上了許多的禱告後,電和水的問題竟然莫名地解決。超乎我們想像的,有充足的電和水供我們使用。食物的豫備上也是如此,一開始由訓練中心從外面訂食物進來,但他們覺得喫不習慣、不合胃口,就改成自己買菜來作。如此一來,不僅量抓的到,也符合自己的口味。就這樣,從第二週開始,整個訓練漸入佳境。

     在這艱難的環境中生活,禱告是我惟一的憑藉。第一週碰到沒水沒電的問題的時候,我常打給房東抱怨;然而房東卻回應說那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我為此向主有許多禱告,在禱告中主很深的光照我:我的情形就像這座城市,外面看起來相當不錯,有許多高樓大廈,但是仔細一點看,基礎設施卻很差,沒水又沒電。在過程中我就向主承認,自己的光景確是如此,儘管外面看起來很不錯,聚起會來也有模有樣,但真正論到操練時卻不是這樣扎實──當人需要我供應時,往往沒有東西可以供應他。最後主向我啟示,我需要轉向祂並倚靠祂,因為祂所注意的並非外面的事物,而是我這個人。當我這個人向着祂是對的,祂自然在外面的環境中備齊一切,為我們効力。(轉載自Good Land Journal 美地季報)

愛我良人,同往田間

            張博勝弟兄、張雷嗣汶姊妹印度開展見證

張雷嗣汶姊妹:
全人交託,憑信仰望

    我懷孕時需要作產檢,但到孟買的頭一個月,竟找不到適合產檢的地方。我只好打開地圖搜尋,看看哪些地方有醫院。剛開始選定了一家醫院,卻發現那邊人很多,地方又小,燈光不是很明亮,於是作罷。過了快一個月,我還是找不到合適的醫院作產檢。後來一位姊妹對我說:『我家下面有一家診所,你可以去看看。』但那個地方很小、很陰暗,不時有藥水味飄出來,並且角落還擺着一尊偶像,當下令我坐立難安,從此就沒有再去過那間診所。 
    一天下午,我將這件事向主禱告。禱告中主好像在裏面問我:『我不是大醫生麼?』我當下被主提醒,我只在意外面的醫療環境,照着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卻沒有倚靠主。我為此悔改,向主說:『主!赦免我,我沒有完全把自己和孩子的性命交給你。主,你是大醫生,你負我們的責任。就算我們找不到合適的醫院和醫生也信託你。』禱告完只覺得裏面一陣平安,就不再為這件事煩惱。 
    隔天下午,一位年長姊妹來我家聊天,她突然關心起我的產檢,問我去那裏看醫生,我說我還沒找到。她就對我說:『你家後面有個天主堂 ,常常有一位醫生來義診。』那個天主堂 前面有一個很大的廣場,廣場上全部都是墓碑,想到這裏,我就不敢再想下去。我很客氣的回答她:『好,我改天去看看。』其實我心裏想着:『哦,怎麼又來了?』而那位姊妹竟然對我說:『不行,我現在就帶你去,我現在剛好有時間。』我就半推半就地被帶去。我們穿過廣場,轉了很多個彎,主就在那裏為我豫備了一位醫生。他是一位曾經在美國留學的博士,常在教堂裏義診,在主奇妙的安排下,產檢不再成為問題。

破碎天然,愛中調和

   在孟買的召會,只有我們一家是從臺灣來的,所以我總被印度姊妹所圍繞。在服事的過程中,我曾問主說:『哪一個纔是我的同伴?』在一次的禱告中,我想到一位很愛主的姊妹,我想她一定就是我的同伴了。但沒想到我打電話給她時,她卻很猶豫,覺得自己構不上。而主竟然豫備另一位姊妹給我,她沒有固定在某個地方聚會,而是遊走在各個召會,但她幾乎天天到我家找我聊天。有時我實在無法忍受她常常遲到的習慣,尤其是我等她已經等得非常睏,她纔出現。一次我和她約定中午十二點鐘來我家,我事先幫她豫備了中飯,結果她下午兩點鐘纔來,那時我已經很想睡午覺了。另一次也是約定中午十二點鐘,她又是大約下午一、兩點鐘纔來,並且一來就說:『姊妹,我們可不可以一起來唱詩歌?』當下我裏頭就在流眼淚,內心覺得很掙扎,對這樣的情況難以忍受。直到一次她看我臉色不太對,就問我說:『姊妹,你是不是哪裏不舒服?』經過好一陣子的磨合,我纔知道她並不是故意遲到的,只是我們兩人對時間的概念不太一樣。印度人說:『待會來。』不是真的『待會來』,而是過了兩個小時之後纔會來。直到後來我纔認定這位姊妹是主為我豫備的同伴。
  
張博勝弟兄:                           

人的得失不要緊,神的旨意當留心

   在我參加全時間訓練的期間,聽到很多弟兄姊妹作見證,在異地的生活,不如在自己國家這麼方便與熟悉,這些弟兄姊妹去到海外,把自己的權益與性命奉獻出來。曾聽過一個交通,當一位弟兄在非洲迦納開展時,為了發送職事書報在路上出車禍,就被主接去。這帶給我很深的感覺,我不禁問自己,為甚麼我要在這裏參加訓練呢?受訓是因為我們有所不足,所以需要受裝備。但越進入職事的說話,就越覺得,我們在這裏受成全,不只是為了個人的裝備,而是神有一個心意,祂為着這個心意,來豫備我們這個器皿。就如男生有義務當兵,但當兵不是為了鍛鍊個人的體力而已,更是因為國家的需要。  
    聽了海外開展的見證,我開始認識到神的需要大過我們的需要,而且這需要不侷限在特定一個地方,乃是全地的。僅僅待在自己的國家,不一定感受得到主的需要這麼大。但藉着弟兄姊妹,主的話能在各地擴長起來,人接受這話、將自己交給這話,就帶進神的心意。神有一個需要,然而有誰可以為着這個需要,放下自己合理的權益呢?我因此有了海外開展的心願。記得結訓前夕,教師和我們提到,人的一生,若是擺在神行動中最戰的位置,就非常有價值。
    有人問我:『你這五年的海外開展,有甚麼特別的收獲?』其實最大的收獲,跟我們當初所蒙海外開展的呼召是一樣的。我們看見主在這地上的行動快速得像高而可畏的輪子,叫人無法想像。我們很難相信一個召會能在三週之內被興起,但是因着我們忠信與主配合,主就能在一個地方產生金燈臺。雖然可能僅僅是發幾張單張,傳一點福音,但就真的成了主的踏腳石,一個召會就興起了!一個召會的見證,甚至是主在一個國家的見證,就擔在我們的肩上,成為我們的託付。這樣的經歷與我們在臺灣傳福音的感覺大不相同。在那裏,當我們向一個人傳福音,就是與那個國家的黑暗勢力爭戰,藉此,我們也經歷主超越浩大的能力。      
    惟有站在一艘船的前端,纔能體會風浪是何等的洶湧。但若僅留在船艙,就無法體會那行動是何等的快速。服事的最後一年,我到了尼泊爾,短短的三個月,就有兩百多位聖徒得救。

來罷!你我可以在村莊住宿

    在所有服事中最辛苦的經歷,是在印度的訓練中心。訓練中心就好像四活物一樣,靈往那裏去,我們也要往那裏去。因為活物的靈是在輪中,跟隨靈就是跟隨輪,我們的行動就是跟隨主的行動。當時,我們要開展三百八十個城市,而訓練中心要扛起這個擔子。弟兄和我們交通,三個月要在一處興起一個召會,或是每兩個月要到一個地方開展,只要我們到哪裡,那裏就要興起一處召會。早上訓練,晚上開展;一個月開展,一個月牧養。訓練的設備通通都裝上輪子,可以隨時帶着走,因為活物的靈是在輪中。 
    通常,弟兄們只要跟我交通,將差派我往某地去,我從不說一個『不』字。但那一次,我真的覺得搆不上。因為每兩、三個月就要到一個地方服事,下一次要到哪裏,我們完全無法豫先知道。課程是甚麼?教師羣在哪裏?我們都不知道。要去的地方是使用甚麼語言,我們也不知道。 
    最叫我為難的是我有家庭。如果我單身,再多的苦,我都可以接受,但我的姊妹肚子裏有孩子,她沒辦法跟我走,我卻必須帶着她一站經過一站。姊妹怎麼辦?家庭怎麼辦?弟兄們交通說不成問題,他們會負責把尿布、瓦斯爐、生活用品打包好寄過來。但印度很大阿!我可以走,姊妹可以走麼?姊妹可以走,但小孩可以走麼? 
    姊妹懷孕五個多月時便回到臺灣待產,她一人待在婆家,生產時我無法陪在她身邊,讓她感到格外孤單。因此她就想:『在印度,弟兄經常不在身邊,我必須一個人帶孩子,在臺灣,我也是一個人帶孩子,那我何不待在舒適的臺灣就好了呢?』一天,我打電話給她,告訴她訓練中心近期的規劃,當她一聽到我將會有三個月不在家,她就更難受,生氣地對我說:『那你一個人留在那裏罷!我不要回去了。』我在電話的另一頭,眼淚默默地流了下來。我在印度破舊的網咖店,外面是爭戰,裏面也是爭戰。獨自坐在那裏的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已經不知道要如何往前了,其實那時有許多的弟兄姊妹在等着我跟他們交通,決定下一步要往哪裏去。我原本以為她會扶持我,但聽到她那番話,真的讓我欲哭無淚。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繼續剛強開拓,還是跟弟兄們說:『我真的搆不上了。』『搆不上』這個詞,從來沒有在我的字典中出現過,但我真的是這樣覺得。 
     後來,主給我一句話:『來罷,你我可以出到田間;你我可以在村莊住宿。』(歌七11)良人正在呼召他的佳偶出到田間,此時佳偶的生命已經成熟到一個地步,便與良人同往田間去,她能彀顧到神在全地的工作。全地的工作是大的,她願意與良人同在一個村莊住宿,從一個村莊到一個村莊。『田間』是身體的需要,而『村莊』是實際的經歷。我們從這一個城市到一個城市,主向我說:『在那裏,你要把你的愛情給我。』我那時跟主抱怨,為甚麼在我們之前服事的人,都沒有像我們一樣經常更換開展地,而接續我們來服事的人,也只要在一個地方開展就好了。但訓練一放在我手上,就要裝上輪子麼?每當我回想到這個經歷,主就用這句回答我:『來罷,你我可以在村莊住宿。』我們若不是從一個村莊到一個村莊,就無法顧到主在田間的工作。 
     主在姊妹身邊也興起一些環境,所以她還是回印度了。在生第二個孩子時,也是面臨同樣的問題,而且姊妹這時回來是要面對可畏的孟買。我在禱告中,也不知道該怎麼與姊妹說,我只有仰望神,求主帶領。隔天,我鼓起勇氣問她,姊妹卻說,她這次向主禱告,主給她看見一條道路。也許她有很多路可以選擇,但主給她看見,只有一條路,就是回印度!這和我的禱告不謀而合,於是我們就帶着孩子回印度了。

欣然順服,與主同工

   要離開印度的那一年,我們還是一樣經常更換開展地。二○○九年我們被差派到孟買去。通常只要一提到孟買,大家的頭都會低下來,因為那是一個可畏的地方。在這個兩千多萬人口的城市,很難維持秩序,所以沒有一個人想去那裏,當弟兄們交通到要去孟買時,大家就往我這邊看過來。回去後,我和姊妹交通去孟買的事,經過這兩年,她也學了一點功課,因此毅然決然答應。我們就同往田間去,到村莊住宿。這次是我們兩個一起去,一家人浩浩蕩蕩的搬到孟買。 
   我們剛到孟買的時候,正逢雨季。孟買的排水系統不是很完善,因此雨下了三、四個小時後,水已經淹得非常高。淹水時公車不會停站,只好把小孩抱在手上,一家人涉水而過,當時真的覺得滿艱難的。 
   在孟買,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火車上擁擠的人羣。你只要進到一個車廂,可能就出不來了。他們的火車有點像我們的捷運,連結整個孟買的城鎮,不過是老式的火車。一次,我們要搭火車去家聚會,已經等了三班車,都上不去,因為車上的人太多。一位弟兄說:『我們再不上去,就趕不上家聚會了。』他接着又說:『我們要在火車剛進站,還在行進,許多人跳下來的那一個瞬間,趕快跳上去。不然,等到火車停穩了,我們就沒有機會上去了。』因此,我們就在火車還未停穩,許多人跳下來的瞬間猛然一躍!在跳上去的瞬間,我被許多不知名的東西打了幾拳。原來在我與火車上的人擦身而過的同時,他們的手可能剛好揮到我的臉,或是包包正好打中我的頭。好不容易我們跳上去了,後面又有人再推擠上來。沒多久,我們的腳尖已經踮起來,胸膛也已經貼到前面的人。整個車廂已經使人動彈不得。 
   我們要到的是第七站,剛開始還沒甚麼人上來,但到了第四站,又有一大羣人要擠上來。你很難想像那種擁擠的程度,這時人的野性完全發揮出來,他不管到底有多擠,就一直努力地擠進來。車廂裏面的人根本就結合在一起,像一塊大肉團,人牆不斷地往前倒,我那時真的有一種殉道的感覺:『倘若我不小心倒下來,一定會被踩死,而我的胸腔一定會被壓碎。』這就好像電影院發生火災,眾人都往前衝,你一跌倒,就很有可能被踩死。快到站的時候,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出去,除非把手指頭插進去,用兩手把肉撥開,再卯足勁把人羣往兩邊扒。就當我們離門口只剩兩步路時,卻已經沒有辦法再把他們扒開了。旁邊的人問我:『你們要去哪裏?』我說:『我們下一站就要下車了。』他對我說:『我會想辦法讓你下車的,你只要把你的眼鏡脫下來就可以。』就在快到站時,那位先生馬上跟我說:『就是現在!快把你的眼鏡拿下來!』我趕快脫下眼鏡,沒想到他立刻在我後面猛力一推,我感覺到自己的腳已經離地,從門口飛出去然後着地。當我再戴上我的眼鏡回過頭來時,我看到那位先生和我們揮揮手,接着對我們說:『這就是孟買!』 
   其實,每當回想起這一段,我都很感激那位先生。想到主在馬太福音十章四十二節說:『無論誰,因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裏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絕不會失去他的賞賜。』我想要再加一句:『有人推這小子一把的,他的賞賜是大的。』若沒有他推我一把,我們可能就無法完成那次的家聚會了。

在這裏,把你的愛情給我』

   在印度傳福音,大環境基本上是開放的,只有在某些地方比較受限制。例如德里有兩個保守派比較激進,一個簡稱BJP,一個是RSM。他們為了保持印度的文化與傳統,甚至將傳教士列入攻擊的對象。有些地方的教堂被焚毀、傳教士被殺害,都跟這兩個保守派很有關係。我們剛開始傳福音的時候不曉得,一次叩門碰到BJP的人,他們很嚴厲地警告我們:『如果你們敢在這裏傳,後果就要自己負責。』我們就開始緊張了起來。一次,我們發『雷瑪卡』,就發現有一個領頭的人,一直跟着我們,我們就趕快坐車離開了。 
   有一次弟兄們要我到加爾各答,看看那裏有沒有聖靈的工作。弟兄一交通,我就去了,就好像有人對你說:『去開冰箱,看看有沒有甚麼東西可以喫?』一樣。弟兄們沒有強迫我,但我就當作是從主領受的。 
   我坐了兩天半的火車抵達,這一次的去,是惟一讓我震驚的經歷。在我去加爾各答的途中,一位弟兄突然告訴我:『那個地方的人民非常的邪惡……。』聽着他的描述,我裏頭開始害怕了起來。很希望我聽到的只是一個謠傳,並非真實的。 
   一下加爾各答站,我就看到公共電視正播放着影片,影片中一個人喝了一杯飲料,就暈厥過去。那是政府在宣導『不要亂喝別人給的飲料』,因為只要喝了,就很有可能會暈眩過去,等到醒來時,你所有的東西就已經不見了,或是不知道自己被賣到那裏去。這就是加爾各答。我纔發現,那位弟兄講的,都是真的!只有我一個人在那裏,我也不知道我要去哪裏。當下,我的腳開始發抖,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我忽然想到有一位羅弟兄在德里,雖然德里離加爾各答相差一千三百多公里遠,但不管遠水能不能救近火,我趕緊打了一通電話給他。電話接通後,一聽到他的聲音,我裏頭非常地開心。他問我說:『你在哪裏呀?』我說:『我在加爾各答。』他又問我一句:『你好麼?』當我一聽見他的問候,心就安定了許多。我回答說:『我很好。』最後,他說:『你很好就好啦,再見。』他就突然把電話掛掉了!這時,我拿着電話愣住了,腦袋一片空白,我心想:『我要再回撥麼?』但我沒有勇氣再撥電話給他。那時候,我站在火車站的中央,突然覺得印度好大,而我卻只有一個人,那時我纔深深體會到甚麼是『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個城市沒有弟兄姊妹,只有我一個人在這裏,我要怎麼面對這個可畏的地方呢?這時,我興起了一個念頭:『我想要回去了!』就在這個時候,那個聲音又來了:『在這裏,把你的愛情給我。』

為祂,一切都是值得

   所有的殉道者都有天使的臉面與獅子的心,這就是殉道者的靈。沒有這個,就沒有資格去海外開展。很多人把海外開展當作一個口號,卻沒有海外開展的實際。記得有一次,教師呼召人去報名海外開展,有報名美國的人、歐洲的人,但報名非洲的,沒有人。有許多人對歐美有負擔,但提到非洲時,他們會說:『對不起,我對那裏沒有負擔。』若你沒有一個殉道者的靈,你有甚麼資格說你要去海外開展?這也是為甚麼我們在那裏能彀信而順服,因為我們當初報名海外開展,就是抱着這個態度:我們的主權已經轉移,我們就是澆奠在壇上,讓主來燒並燒成灰,這個就是我們的標記。有一首詩歌說道:『深願主恢復的獨特,作我生活、工作標記,』我要說:『殉道者的靈-雖至於死,也不愛惜自己的魂生命,是我們海外開展的工作標記。』我聽過很多海外開展的見證,但這些都很難感動我。有些人說我在那裏被擴大了、我在那裏受了甚麼樣的裝備、或是在那裏建立金燈臺很榮耀。但如果一個人,他告訴你,他在那裏雖至於死,也不愛惜自己的魂生命時,這纔是真正的榮耀。我姊妹很單純,她從來不想後果,就跟隨了主,而我是甚麼都已經『算』好了,算好一切的代價,然後昂首闊步,得到的就是斷送前途,因為斷定自己是必死的。 
   有一次,我帶着女兒坐黃包車去看望,坐的是很破舊的車,而且交通又很混亂,但女兒很喜歡坐那個車,每次坐車,她都很開心。一次,在回來的途中,她睡在我懷中,我抱她抱了很久,手也很痠,看着她滿頭大汗地睡着,我就在想,若我一直這樣服事,她長大以後,會不會埋怨我?每當我想到她這麼小就要受苦,要來擠黃包車、擠火車,跟我一樣到處跑,我裏頭都在流淚。也許我想太多了,但我很感動主賜給我一個這樣的女兒,她這麼簡單、單純。我抱着感激的心,想着她現在還不懂事,若她懂事了,或有一點懂事,我真的很想對她說:『謝謝你。』在這段過程中,她跟我一起經過一切,為着基督的身體,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在希伯來書十一章二十五至二十六節說到:『他(摩西)寧可選擇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有罪的短暫享受;他算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望斷以及於那賞賜。』他有神的眼光,因此他看(也是主看)這些受苦比財寶更為寶貴。感謝主也給我這個眼光,看這一切比財寶更加寶貴。(轉載自Good Land Journal 美地季報)



聖徒享受神的基本操練—屬靈八段錦

前 言
今天我們要講一個很簡單又實際的題目:聖徒享受神的基本操練-屬靈八段錦。剛好有八段,每一段十四個字,編排起來還可以當詩歌來唱。這八段是基督徒生活中個人一面的操練。
呼求主名過八次
靈常挑旺享受主
羅十1213: 「因為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沒有分別,眾人同有一位主,祂對一切呼求祂的人是豐富的。因為『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
林前一2     「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召會,就是給在基督耶穌裏被聖別,蒙召的聖徒,同著所有在各處呼求我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祂是他們的,也是我們的。」
哀三5557: 「耶和華阿,我從極深的坑裏呼求你的名。你曾聽見我的聲音;求你不要掩耳不聽我的呼吸,我的呼籲。我呼求你的日子,你臨近我,說,不要懼怕。」
享受分賜一生之久
我們不僅要信主,我們更要享受主。接受救恩只是一時之間,享受分賜乃是一生之久。我們基督徒不應該整天愁眉苦臉。外面的天氣我們沒辦法控制,比方我現在住在桃園,今天從桃園下來,一路上天氣都很晴朗,但到了台中,突然甘霖就降下來了,這樣也很好,消除了一切的熱氣,覺得很舒暢。但這是你沒辦法控制的,然而我們可以控制裏面的天氣。不要讓它晴、時多雲、偶陣雨,然後又颳颱風,結果外面放假,裏面屬靈也跟着放假,不想來聚會。不能這樣。我們裏面應該是晴朗的天。因為箴言四章十八章說,「但義人的途徑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神應許我們的生活應該是喜樂洋溢的,不應該一天到晚愁眉苦臉、哀聲嘆氣。你若有享受,人生過得就喜樂。有人說,林弟兄你六十幾歲了,怎麼看起來像四十幾歲。我說這是主的憐憫,因為我天天享受主。今天就跟弟兄姊妹分享這屬靈八段錦。
早晨起床隨即呼求
八段錦第一段要呼求主名,而且要過八次,「八」是復活的數字。你早晨起床還不一定真的就起床了,有的人發呆了幾分鐘又躺回去了,真正能叫你靈裏得復甦的是需要先呼求主名,能過八次我們就享受基督的復活。主的名是最方便的,也是絕對不會忘記的。有些老人家不只老伴的名字忘記了,兒女的名字忘記了,連自己的名字也忘記了,但有一個名字不會忘記,就是主耶穌的名字不會忘記。有的老弟兄說,小本聖經看不到,大本聖經拿不動,只好「哦!主耶穌」呼求主名。呼求主名是一切屬靈的總開關,一切重要的關鍵。有首詩歌說,「求原諒我,將你聖名,日唸千遍不住」沒有千遍也該有百遍吧!特別清早一起床,要喊八次以上。四十多年前跟我一起得救的高中姊妹,她一得救,整天喜樂呼求主,但是父親很生氣,說,我生你這個女兒,給我去信耶穌,我死後誰拜我?隨後就逼迫他的女兒。有一天老先生車禍大腿被撞斷了,在醫院裏腿被吊起來,裹上石膏,一到上大腿又痛又癢,要抓又抓不到,連續幾天都不能睡。他就對女兒說,我撞斷腿,雖然不算大事,但是連續幾天又痛又癢,我怕我活不久了。他女兒說,爸爸,有一條路,呼求主名,主耶穌會幫你抓癢。結果他爸爸禱告說:「主阿,我雖然逼迫女兒,但是我女兒說你會幫我抓癢,反正我睡不着,我就呼求你。」結果呼求,呼求,不知不覺就睡着了,他以為是偶然的,結果連續幾天都呼求,一呼求就睡平安覺。他對女兒說,主耶穌實在太好了,結果從此不再逼迫女兒,等到石膏拆除了,自由行走了,第一件事就是到會所受浸。呼求主名就必得救。「因為我們眾人同有一位主,祂對一切呼求祂的人是豐富的。因為『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
呼求主名就必得救
有一對本省籍老夫婦,三十多年前移民到紐約,有一次他們在紐約街頭散步,突然來了一隻大狼狗,衝着他們跑過來,他們回頭看看沒有別人呀!分明就是衝着他們呀!他們說,我們跑也跑不動,怎麼辦?兩人就一直呼求主,哦!主阿,主耶穌阿,救救我們呀!結果那隻狗到了他們面前就停止了,雖然不敢咬他們,但還是發出聲音。他們就再呼求、呼求,結果那隻狗就跟他們「三鞠躬」,然後搖搖尾巴走了。「呼求主名就必得救。」有人說,怎麼這麼好,不過還有一個問題找不到答案,美國的大狼狗怎麼懂得中文的主耶穌?弟兄姊妹,主的名是宇宙的大名,「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
同聲呼求車往上溜
親愛的弟兄姊妹,真的!主的名是超乎萬名之上的名。我從前在台中服事的時候,有一次去中興新村 ,因南投縣眾召會的聖徒集中在中興新村 會所聚會,其中有幾位聖徒是從集集鎮來的。從集集鎮到中興新村 要經過集集支線 的火車平交道,有幾位姊妹坐計程車要前往中興新村 ,到了平交道居然車子卡在平交道的鐵軌上,前進不得,後退不能,這下車子竟然熄火,發不動,司機一緊張,車門竟然被他反鎖,要開也不能開,火車鳴笛要來了,非常危險啊!幾位姊妹坐在車上就「哦!主耶穌,哦!主耶穌。」這麼一喊,莫名其妙,引擎沒有發動,車子居然會後退,退到安全的地方,讓火車順利的通過。後來車門打開了,司機下來一看說,怎麼可能,後面是高坡,引擎沒有發動是不會往高坡走的,若說是下坡,還有可能是滑動,高坡居然能往上滑動。司機說,你們剛纔喊的是甚麼名字啊?「主耶穌的名啊!」哇!他說,我這條命和你們的命都被主救了,你們教我怎麼喊,他們就在路邊一起跪下喊主,喊得司機眼淚都流下來。等他們到了中興新村 會所,司機一毛錢都不拿,而且還進去聚會。感謝主,他嚐到主愛的甘甜。我們現在來喊三聲「哦!主耶穌,我愛你。」我們呼求主,主就是我們的。
姊妹代求弟兄蒙福
耶利米哀歌說,「我呼求你的日子,你臨近我,說,不要懼怕。」以前我住弟兄之家,那時我還是學生,當時台北建國北路(現在是高架橋)的巷子很窄。有天弟兄之家隔壁的房子失火了,姊妹之家從遠遠的四樓就看到弟兄之家的隔壁失火。弟兄之家的弟兄們慌張到一個地步,只把棉被抱出來,卻把重要的證件、學生證、錢等遺留在弟兄之家裏。姊妹們就隔着好遠,大約五、六條街遠的地方,禱告說:「主阿,哦!主耶穌,求你記念。」說也奇怪,突然來一陣風,風就往對面吹,結果對面那一排房子就着火了。弟兄之家在隔壁竟然平安無事,而對面的居然着火。我回來一看,怎麼會是這樣呢?因為主愛我們。
大能的名掌管一切
最近我還聽到一個見證很感動。有一對夫婦以前在美國教書,現已回到臺灣。有一天傍晚下課要開車回家,她把車子開到內線準備左轉,當她看到已經變黃燈了,於是就停下車,但後面的車子硬要闖黃燈,猛按喇叭。她想,既然後面車子硬要闖,就讓他吧,於是左轉開過去。沒想到有一部大的聯結車也要闖黃燈,那部大聯結車時速非常快的就從對面衝過來,當大聯結車司機看到她的車子時要剎車也來不及了,眼看就要撞上了,姊妹就喊:「主阿!救我。」這麼一聲,一秒鐘之內,主給她三個指示:一,手放開;二,腳放開(不踩剎車,更不要踩油門);三,閉上眼睛呼求主名。她眼睛一閉,車子被撞了,車頭整個凹陷下去。她開的是小轎車,被大聯結車撞,就好像旋轉木馬,轉了好幾圈。別人看了,心想完了,轎車裏的人非死即傷。大聯結車撞到轎車,緊張到又撞上了安全島,擋風玻璃也破裂了。司機從車裏出來,滿頭流着血,而我們的姊妹等車停了,從車裏出來,好像白雪公主出來,還滿臉微笑。哇!所有的路人都湧過來,交通警察、記者都來了,問她有沒有受傷?她說,沒有…。接着問她,你要不要告對方?她說不要,他也不是故意的,我沒受傷,主保守我。當場就傳起福音。這的確是一個活見證。後來她打電話給一位有法律常識的姊妹,那位姊妹說,你怎麼這麼笨,你若申請賠償,還可以拿不少的賠償金。她說,姊妹,主都救我一命了,何必貪心?我已經把主的名見證出去了。親愛的弟兄姊妹,不是要等到車禍纔呼求主名。現在我們再一同喊五遍:「主耶穌,我愛你」,加上剛纔三遍,總共八次。
每天讀經一兩章,禱讀主話三、五節
書一8   「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默想,好使你照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謹守遵行。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你也必凡事順利。」
耶十五16:「耶和華萬軍之神阿,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喫了;你的言語成了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
西三16  「當用各樣的智慧,讓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你們裏面,用詩章、頌辭、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
愛主話者道路亨通
在約書亞一章八節,當時約書亞要過約但河進攻耶利哥,這是一場硬仗。但是神對他說:「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默想,好使你照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謹守遵行。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你也必凡事順利。」詩一一九篇一六五節:「愛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甚麼都不能使他們絆跌。」弟兄姊妹,我們要作個愛主話的人,每天都要裝主的話,會使你返老還童哦!箴言四章二十至二十三節:「我兒,要留心聽我的言語,側耳聽我的講論。都不可使這些離你的眼目;要持守在你心中。因為對尋得的人,這些乃是生命,又是全身的醫治。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為生命的果效發之於心。」你得着它有三個功效:一,得着生命的分賜。主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我們就能享受生命的分賜。二,得了它又得了醫治全身的良藥。我現在已經二、三年沒用到健保卡了,也不用喫藥。以前我出國都要帶一大推藥,現在甚麼藥都不帶,感謝主,身體越來越蒙主保守,因為得到主的話不只得到生命的分賜,還得到醫治全身的良藥。
主話豐富歡喜快樂
現在的文明病是憂鬱症,躁鬱症。箴言四章二十三節:「但是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為生命的果效發之於心。」我們心懷意念要蒙保守,必須戴上救恩的頭盔,也就是天天默想主的話。耶利米是舊約最可憐的申言者,又稱為流淚的先知。他所寫的豫言書拿到君王約雅敬面前,猶底念了三、四段,王就用書記的刀將書卷割破,扔在火盆中,直到全卷在火中燒盡了。王和聽見這一切話的臣僕都不懼怕,也不撕裂自己的衣服。他實在可憐。他因傷痛還寫了哀歌,但雖是在憂傷裏面,他有一條生命的樂河,就是他天天所享受的話。耶利米書十五章十六節:「耶和華萬軍之神阿,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喫了;你的言語成了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若是耶利米在這麼痛苦的環境,眼看着國家要亡了,城被攻陷,聖殿被劫掠,他都能喜樂,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我更應該喜樂,就像耶利米的宣告:「你的言語成了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耶十五16下)所以弟兄姊妹,當用各樣的智慧讓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裏面。
禱讀主話脫離憂鬱
你們若看過《福音見證》裏的一篇「陽光照在我的肩頭上」,那是我的見證。我從十七歲到二十歲失眠三年,因為母親去逝,母愛的太陽掉下去了,我整個天地都黑暗了,我不曉得那叫憂鬱症,人生還不到二十歲,就已來到盡頭。那時早上讀的書,下午就忘記了。我能考上大學那是神莫大的憐憫,叫我遠離雲林縣北港的家鄉到台北讀書,榮耀的神纔向我顯現,那時我的頭腦整個被破壞掉了。但是感謝主,現在我六十多歲了,多年來,久未謀面的弟兄姊妹,有些名字我都還記得,現在我的記憶越來越好。以前我記不起來的,怎麼辦呢?跪下來禱讀,還一筆一筆慢慢的抄寫,因為記不住,所以用筆的功夫,這樣就手到、口到、心到、靈到、全人都到。我寫了好幾本,有人要,就送他,現在剩下兩本,不能再送了。但是感謝主,現在記憶比以前好太多了。
越記主話越滿主話
我正在背舊約,背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耶利米書除了十五章十六節,還有一處三十二章三十九節,「我要賜給他們一個心和一條路,好叫他們終身敬畏我,使他們和他們以後的子孫得福樂。」這是耶利米說的。當我背到三章二十二節時:「背道的兒女阿,回來罷;我要醫治你們背道的病。我們來到你這裏,因你是耶和華我們的神。」四章二十二節:「耶和華說,我的百性愚頑,不認識我。他們是愚蠢無知的兒女;他們有智慧行惡,卻無知識行善。」五章二十二節:「耶和華說,你們怎麼不懼怕我呢?你們在我面前還不戰兢麼?我以永遠的定例,用沙為界限,使海不得越過。波浪雖然翻騰,卻不能得勝;雖然匉訇,卻不能越過。」海浪不能越過神的界限,但是人偏偏違反神的誡命。你們看三章二十二節、四章二十二節、五章二十二節,你們會不會花這種功夫啊?也許你們會覺得這太難了吧!不,越記越有,越記越能記。弟兄姊妹,要多花功夫。
每天背經終身富有

我的姊妹有一次要我去買醬油,買竹筍,又買鹽巴、木瓜…列了一堆。叫我一定要記下來。我說不用記啦。她說,你記得住麼?我說,我試試看,我回來後一樣樣的點給她看,沒有一樣漏掉的。這是主的憐憫。弟兄姊妹,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我們要記住主的話,要豐豐富富的存記在心。我們的記憶體有限,你可不要記住美國MBA球隊最夯的明星,不要記那些,要記主的話。如果我們花太多時間去記那些瑣碎的事,主的話就不容易記住了。就像一塊海綿已經吸飽了水,你在上面滴一滴,下面就漏一滴,所以你若要叫海綿恢復該有的吸收力,就要把水擠掉,放在脫水槽裏脫乾,這樣就能再吸水了。求主使我們對主的話有強的吸收力。願主祝福我們,只要你肯這樣操練,絕對不會癡呆,會省去許多醫藥費,願主祝福我們。我再說一些簡單的經節,看看你們記不記得。箴言十七章二十二節:「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耶利米書四十八章十一節:「摩押自幼年以來,常享安逸,如酒在渣滓上澄清,沒有從這器皿倒在那器皿裏,也未曾被遷徙;因此,他的原味尚存,香氣未變。」這些都要記得住。你說很難,但記久了,就成為你的喜樂,願主祝福我們,更多背誦主的話。背主的話,比背百家姓、三字經、唐詩三百首更有用、更有價值、更有意義。我以前是三國演義迷,那是風花雪月,那個看來很好,但是一點都沒有生命的分賜,只可惜我以前背的太熟,現今忘不掉了,我如今要好好背誦主的話。我已經是六十幾歲的老人了,都還能背,好不好我們彼此勉勵,每天背一節,不用多,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節,十年就三千六百五十節。你就成為主恢復的大豐富。(轉載自台中市召會週訊第15491550期-講員林天德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