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第十六會所歷史源流與沿革詩篇六十五篇十一節說到:「你以你的恩惠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十六會所一路走來,真是路滴脂油恩重重,無論是在真理追求一面,在神人生活操練一面,以及在召會生活的實行上,在在都顯示出主在我們中間行動的歷史。
十六會所的前身,是當時屬三會所範圍的第六十八家以及屬六會所範圍的第四十三家,當時的六十八家,是在和平東路三段一一九巷十九號一樓租用的房舍聚會,第四十三家則是在樂業街七十九巷三十八號四樓吳陳秀娥師母家聚會。
主後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台北市召會購得嘉興街三六三巷九號的會所,同年十一月十一日,四十三家及六十八家正式合併,成立了台北市召會第十六會所,由鄭崇城和漆匡時兩位弟兄一同配搭服事。早年的召會生活,聖徒們非常忠信敬虔的活在主面前,每天的團體晨興,眾人屈膝在主的面前,享受主的面光與說話;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召會實行二十四小時的守望禱告,聖徒們一一認領一段守望禱告的時間,有的師母排到凌晨三點,她們就這樣忠信地起床,到主面前禱告,當時的召會生活,每週二晚間有禱告聚會,週四晚間有週中造就聚會,週六晚間有青少年造就聚會,主日上午有信息供應聚會,主日晚間有擘餅聚會,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主日早晨眾聖徒都在會所集中晨更,一同用早餐,一同整潔服事,把會所裡裡外外重新整潔一遍。
在福音一面,有在新公園的福音大會,以及定期的福音聚會,帶進了許多聖徒得救歸入主名。當時得救新人的受浸,是在會所實施,有非常慎密縝密的受浸服事,新信入主的人,必須透過受浸談話方得受浸,需配戴名牌並填寫情況表,受浸後經過正式介紹方進入召會的聚會裡。
繼鄭弟兄和漆弟兄後,三十多年來,依時間順序,陸續進入十六會所責任配搭服事的有吳有成弟兄、梁守恕弟兄、陳國芬弟兄、林鴻弟兄、李中明弟兄、唐燕華弟兄、李福明弟兄、盧居福弟兄、田耀遠弟兄、蔡錦宗弟兄、林誌文弟兄、程曉聰弟兄,目前除了鄭崇城弟兄已被主接去外,漆匡時弟兄到了霧峰,吳有成弟兄到了一會所,陳國芬弟兄在三十四會所,林鴻弟兄到了四十會所,梁守恕弟兄到了中部,李福明弟兄及唐燕華弟兄到了美國,其餘目前都在本會所責任配搭中。目前配搭全時間服事的是馮國榮弟兄、林昀瑩姊妹。
此外,三十多年來,曾在本會所勞苦配搭,背負相當見證,有份於專項或全時間事奉的聖徒,其中有已被主接去的陳集安弟兄,以及吳陳秀娥師母,而現今遷居或受差前往其他弟兄服事的,有藍桂秋弟兄、金銘弟兄、李裕光弟兄、吳福臨弟兄、吳興華弟兄、鄭馬肇瑤姊妹、許陳桂珠姊妹、康馨芬姊妹、趙恆玉姊妹、吳復華弟兄、曾萬章弟兄、黃陳心璞姊妹、余啟榮弟兄、陳孫銘昭姊妹、高金章弟兄、張志誠弟兄、郭曾淑靜姊妹、楊勝雄弟兄、崔高婉湘姊妹、陳婉蓉姊妹、林傳銘弟兄、劉嘉文姊妹、林四皓弟兄、邱鴻亮弟兄、黃少康弟兄、王連財弟兄、周至偉弟兄等,他們信心工作與愛心勞苦的榜樣,都常在聖徒的思念中。
吳有成弟兄的見證交通:十六會所聖徒們蒙恩的點,在於一個是有多年守望的禱告,另一個是有很好的錄影訓練,藉著禱研背講的實行,弟兄姊妹認真的追求,所以這些年在真理方面有相當的構成,在跟隨職事的帶領方面,也沒有意見緊緊跟隨,所以顯出有衝擊力。感謝主,經過這三十多年來的召會生活,十六會所的見證越過越明亮,越過越剛強。
林鴻弟兄的見證交通:我是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五日,舉家從花蓮遷來台北,配搭在十六會所。當時十六會所主日聚會的人數約在一百位,這些年間因著眾聖徒實行神命定之路,召會帶進了繁殖與擴增,2004年召會生活人數達到一千兩百位,主日聚會平均人數已達五百多人,繁增出第三十四會所。我們蒙恩的秘訣在於同心合意,緊緊跟隨職事的帶領,弟兄們有一個共識,在這個時代主並沒有把祂神聖的說話、神聖的託付,託付給我們,所以我們就採取一個跟隨的態度,我們願意主的僕人在一地的說話,成為我們在當地普遍的說話。